导 语【主持人】“玉事多商量、玉事好商量、玉事会商量。”大家好,我是节目主持人王丹,欢迎收看由玉林市政协办公室与玉林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制作的《玉事好商量》全媒体协商栏目。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政协委员、部门领导、医疗界和群众代表,一起来到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中国南方药都博览中心参观。欢迎各位,大家好!今天我们想借这个机会来邀请各位一起共同探讨如何让中医药服务更加便民、利民、惠民。接下来的时间,有请各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近年来,玉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通过举办药博会、香博会等系列活动,健全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了全国第三大中药材市场和中医药健康产业园,打造“中国南方药都”,持续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保护百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邀请到场的嘉宾是:玉林市政协委员、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杨媚,玉林市政协委员、玉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副经理潘兰,玉林市政协委员、陆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崔小喆,陆川县政协副主席黄华柱,玉林市中医医院院长刘宇河,玉林市医保局副局长陈东,玉东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覃继波,玉州区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梁德粼,玉州区江滨社区居民朱慧英。 








欢迎大家的到来,欢迎你们。
开展调研情况介绍
发现难点堵点
【主持人】通过观看刚才的这个短片,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玉林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近期,玉林市政协针对如何使中医药服务更加便民、利民、惠民的问题,开展了多次深入调研。接下来,就请各位委员来分析一下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玉林市政协委员、玉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副经理 潘兰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市的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亟需完善。首先,基层中医药服务设施比较薄弱,数字化转型的进度相对滞后,使得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其次,基层中医师数量也不足,部分村医的中医药技能较为薄弱。第三,中医药医保报销政策还不够完善,部分医院院内制剂都还没有纳入医保目录等。陆川县政协副主席 黄华柱
是的,我也发现几个问题:一是中医药创新传承发展能力还不足,中医药便民服务能力还要进一步增强。二是中医药跨界融合深度不足,如何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医药+养生保健”等“中医药+N”方面需进一步拓展。三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科普宣传还不够,中医药文化还没有充分地融入我们老百姓的生活。 围绕“如何建立优质高效的
中医药服务体系”开展协商
一、围绕“如何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设施建设”开展协商【主持人】刚才政协委员谈到在调研中发现我市中医药服务设施比较薄弱,那么针对这个问题要如何来解决?请各位嘉宾们来开展协商。玉林市政协委员、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杨媚

好的。针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设施薄弱问题,我市全面实施“强基固本”计划,大力推进基层中医馆标准化建设和内涵建设。通过财政支持、设备升级和人才引培多措并举,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县镇村三级服务体系。目前,我市已实现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90%以上的村卫生室可以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切实让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惠及城乡群众。陆川县政协副主席 黄华柱
解决基层中医药服务设施薄弱的问题,我认为还要着重发挥好县级中医院的龙头带动作用。支持县级中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的县域医共体,重点指导慢性病管理、中医康复等特色专科,形成县镇村联动发展的格局。【主持人】是的,没错,特色专科建设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效能的关键。那么覃副院长,我想问一下,你们在这个方面是怎么做的?玉东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 覃继波
好的。我们玉东新区人民医院将基层需求与中医特色深度融合在一起,特色的专科疗法覆盖了中风、偏瘫、脑瘫等多类病症。我们医院还开设了儿童中医保健专区、痛症理疗中心,医院配套了智能艾灸仪等现代化设备,开设三伏贴、拔罐、脐灸等中医药特色疗法,让我们的群众以较低的费用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主持人】刚才各位嘉宾为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都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我们也注意到,陆川县在这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创新的实践,现在就请崔副县长来分享一下你们的经验做法。玉林市政协委员、陆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崔小喆
好的。我们首先是加强中医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10月,我们陆川县的中医院新院区已经建成并且实现了整体搬迁运营,全县乡镇都实现了中医馆的全覆盖,在平乐和清湖镇的卫生院建成了“旗舰中医馆”。同时,我们也积极探索把温泉泡浴和传统按摩、针灸结合,开创具有本地特色的中医疗养模式。下一步,我们还要把国家地标产品陆川橘红作为食材,开拓药膳养生领域,全方位地提升我们陆川县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二、围绕如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开展协商【主持人】据了解,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还存在一些短板,开展中医药服务项目比较少,没有办法满足当地群众,这些多元化的需求,那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嘉宾的意见。玉林市中医医院院长 刘宇河 

我们将发挥玉林市中医医院作为“全国百强中医医院”的“领头羊”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常态化组织专家、骨干医师开展义诊活动,开展“中医夜市”,让基层百姓就近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主持人】刘院长的意见非常好,很具体。据了解,当前部分医院院内制剂还没有纳入医保目录,那么想问一下医保部门有哪些支持举措?玉林市医保局副局长 陈东这几年来,我们玉林医保在国家、自治区政策调整许可范围内,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指导医院院内制剂纳入医保目录。2023年,玉林市中医医院、骨科医院共申报23个院内制剂,全部纳入医保。针对2024年纳入医保目录少问题,我们将多方争取、积极协调,确保下一批次应纳尽纳。医保政策越来越好,百姓感受尤为深刻。今天我们来到玉林市红十会医院,来听听群众的感受。【记者】阿姨您好,现在您觉得我们的医保报销政策怎么样?【群众】很好啊,在门诊那里拿药可以报销,理疗也可以报销,减轻了我们的负担。 玉州区江滨社区居民 朱慧英

我对我们玉林的中医服务还是挺满意的。之前我的右腿疼痛了一年多,直到有一次市中医院开展义诊,记得当时是廖展梅医生给我看的,她仔细把脉并开了中药方,我按医嘱吃了三副就好了,现在我的腿不疼了,中医确实神奇。希望下一步医保部门和医疗部门能出台更多便民利民措施。
三、围绕如何发挥中医药与壮瑶医药在疾病治疗、预防和康复中的作用开展协商
【主持人】朱大姐讲得非常好,中医药与壮瑶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经验。我们如何充分发挥出它们在疾病治疗、预防和康复领域中的作用呢?下面来听一听嘉宾的意见。
玉林市政协委员、玉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副经理 潘兰
我的建议:首先是强专科,重点扶持建设呼吸科、骨伤科等八大特色专科,推进县级中医院建设“两专科一中心”。其次是促预防,创建治未病中心,推动二级以上中医院设立康复科。第三是固基层,完善县乡村三级中医服务网络,依托县级技术中心,实现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层全覆盖。
玉林市政协委员、陆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崔小喆
我们县积极发展中医药和壮瑶医药,一方面是提升服务能力。在各个医疗机构开设中医药或壮瑶医药科室、特色医馆,来提高中医康复和治未病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我们推广壮医水蛭疗法。充分利用我县良田镇医疗水蛭养殖基地的便利,在我们全县18家医疗机构开展壮医水蛭疗法科普宣传和推广应用,2024年以来,我们的受益群众已经达到了2300多人次。


围绕“如何增强中医药创新
传承发展能力”进行协商
一、围绕如何挖掘和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开展协商
【主持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的精华精髓,更好地服务群众呢?下面就请各位嘉宾来开展协商。 玉林市中医医院院长 刘宇河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名中医,通过这个名医引领效应建设名科、名院,使中医惠民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发挥“广西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和“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作用,大力推动这个名医工作室下沉这个基层,为基层医院培养更多优秀中医药人才。


玉林市政协委员、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杨媚
在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的精华精髓方面,一方面是推进玉林中医药博物馆建设,积极推动“黑硬膏制作技艺”等中医药项目申报自治区非遗,“玉林制药正骨水制剂方法”申报国家非遗。第二方面是强化中医药经典名方的收集整理。系统收集民间诊疗秘方、炮制技艺等活态知识,目前已经入库壮瑶医药传统知识项目18项,其中4项祖传秘方入选国家级系统填报。


【主持人】是的,民间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并且从事中医药服务的人才不少,这种以考核的方式来获得医师资格的办法很有必要也非常的符合实际。下面让我们连线以考核方式取得医师资格的朱春医生,听听她是怎么说的。 博白朱春中医诊所医生 朱春


主持人好。我和中医结缘很有趣——因为小时候看了李时珍、华佗银针救人的电影,从此迷上了中医。2018年我通过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取得了执业资格证,在博白县城开设了朱春中医诊所,主要专长于疼痛病症的治疗。我将用所学医术为更多患者服务。
【主持人】骨伤界素有“北天津、南玉林”的说法,“南玉林”指的就是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下面,让我们连线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李开静副院长,听听他们是怎么样抓好传承创新的? 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副院长 李开静


我院积极做好这个传承创新工作,比如开展竹制小夹板正骨疗法的技术改良,把百年传承的竹制小夹板正骨疗法升级为手摸心会、拿握牵引等“正骨十三法”,并结合AI建模3D打印技术定制夹板,让患者得到更加舒适的就医体验。这项技术2024年已经列入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现在正在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的现场,现场医生正在给患者进行治疗。【记者】先生,您从哪来啊?【群众】我从广东茂名过来的。【记者】那您是怎么知道我们骨科医院的? 【群众】我从网上查到过,这是“北天津 南玉林”治疗骨折伤是相当好的。通过这阵子的治疗,就不用手术,通过夹板一样可以治疗好骨折,感觉挺好的。
二、围绕中医药的跨界发展开展协商
【主诗人】那如何推动中医药的跨界发展,通过“中医药+N”让中医药焕发生机与活力呢?下面让我们连线市文广体旅局刘一帆副局长,听听文旅部门有什么好的举措。
玉林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 刘一帆



主持人好。我市将聚力构建“中医药+文旅”产业共同体,推动“以文促产 以旅惠民”。首先是深挖玉林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中医药体验馆、香料科普馆,推广“药食同源”养生理念。其次是整合六万山、都峤山、五彩田园等生态资源,打造“芳香康养”文旅品牌。三是推动精油、艾灸贴、药膳包等便携式中医药文创产品,促进中草药香囊、药枕进社区,让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
围绕“推动中医药文化
融入老百姓生活”开展协商
【主持人】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让中医药文化更深入民心?下面我们来听听嘉宾的意见和建议。 玉州区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梁德粼


社区、村是中医药文化深入民心的关键阵地。我们医院在中医康复科、中医妇科、中医馆候诊区提供中药足疗、中药热敷包、中药凉茶等服务。其次是在结合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在慢病随访、老年人体检、下乡做健康知识讲座或咨询活动中提供如体质辨识、慢病调理等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第三是联动中小学开设“小郎中”课堂,通过制作驱蚊香囊、体验穴位贴敷等趣味事件,让孩子成为家庭中医科普的小老师。
玉林市政协委员、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杨媚
我认为重点抓好年轻一代的中医药文化熏陶,开发一系列年轻人喜欢的中医药“药饮”“茶饮”“奶饮”“膳食”等,开展中医药文化集市,“打卡式”体验中医药魅力,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旺起来、潮起来”。
如今凉茶特别受我们年轻人的欢迎,今天我们来到玉林十字街的一家凉茶铺一探究竟。【记者】小哥您好,您是来买凉茶吗?【群众】对的。【记者】平时喜欢喝凉茶吗?【群众】平时喜欢喝凉茶。如果感冒或是上火的时候,我就会来喝一杯凉茶,就会感觉身体会舒服很多。现在玉林大街小巷都有这些凉茶店,我觉得其实挺方便的。 人物故事
【主持人】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如何让中医药服务更加便民利民惠民,听到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非常感谢大家。今天,玉林市中医医院还精心为大家准备了鸡骨菊甘茶,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抗病能力。那么接下来就请各位来品尝一下。 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和分享,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来源 | 玉林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