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由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分会主办的“第二届临床用具创新大赛”在广州举行。我院门诊部护士长梁启玲主持的护理创新项目《毫米波雷达病人离床监测管理系统V1.0》在95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从40个决赛作品中斩获特等奖,展现了我院的护理创新实力。
本次大赛以"融合创新·赋能实践"为主题,旨在深入剖析护理创新案例与专利开发路径,助力护理人员提升专业能力与创新思维。大赛特别邀请了专利转化厂商布展,为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搭建桥梁。在决赛环节,不仅有专业评委对作品进行严格评审,还特别邀请了企业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担任评委,从厂家角度评估创新项目的转化价值,为参赛作品的市场化应用提供专业评估,助力推动护理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实践。
获奖项目介绍
项目《毫米波雷达病人离床监测管理系统V1.0》是一款针对住院患者跌倒防范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目前,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最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之一,跌倒也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是全球意外伤害死亡的第2大原因。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被纳入到《三级医院质量评价与患者安全临床指标体系(2020版)》中,相关指南指出应尽可能采取各种防跌倒举措来预防跌倒发生、降低跌倒伤害。
我院门诊部护士长梁启玲带领团队开发的基于物联网的毫米波雷达病人离床监测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科技助力临床护理工作,为住院患者提供了一套安全、高效的离床监测解决方案。目前系统的软件与硬件均开发完成,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自主研发的雷达传感器小巧便携,可灵活安装在病人床头或墙壁上,无需安装电缆,成本较低。
项目创新点:①监测方式采用非接触性高精度监测。雷达传感器小巧便携,可灵活安装在病人床头或墙壁上、无需病人穿戴,避免因穿戴可能引发不适。②监测设备创新。采用的毫米波雷达技术能够精确地捕捉人体的微小的运动和生理变化,不受光线和温度的影响,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③系统管理后台可储存和分析数据,据实反映离床监测状态,当发生纠纷或有异议时,可通过后台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双重保障护患权益。
该雷达传感器集成4G网络模块,支持设备间自动关联与联网,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患者离床情况的实时监测、警报、数据记录和分析等功能。
项目在医疗护理、智慧养老、智能家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①智慧病房建设正逐渐成为医院病房管理的未来趋势。离床监测系统可作融入智慧病房的管理体系中,提升病房管理的智能化和效率。②病人离床监测系统在养老机构应用可以提高老年人安全措施,对于失能、需卧床不能离床的监护老人,可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减少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③病人离床监测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家庭护理领域,为家庭提供便捷的离床监测解决方案。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检测老人、婴儿的活动状态,一旦老人、婴儿离床,系统会立即通知家庭成员,确保老人、婴儿能够得到及时的援助。
目前项目已成功完成为期一年多的临床场景模拟测试,离床检测准确率高达99%以上,后续将进真实临床环境,开展大规模临床数据收集,持续优化系统性能,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致力于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离床监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