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渐盛,一年中最热、阳气最旺的“三伏天”即将到来。这不仅是防暑降温的关键期,更是中医“冬病夏治”的黄金时节!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治未病科6月27日起接受门诊预约“三伏贴”。
三伏天的起源与中医智慧
三伏贴疗法源于清代名医张璐的《张氏医通》,属“天灸”范畴。其结合针灸与药物作用,通过温阳化痰的中药(如细辛、白芷、白芥子等)刺激特定穴位,激发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效果。
为什么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广西地处五岭以南,自然气候多湿热,外毒甚多,阳气多宣泄,日受其毒,毒能损正,正气虚损不足,可致气血失衡而发病。在“冬病夏治”理念中,三伏天期间人体阳气最为旺盛,气血流通最为顺畅,是调理虚寒体质、祛除体内沉疴的最佳时机。
“三伏贴”是以中医“春夏养阳,冬病夏治”为理论依据,在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下, 辨证施治,准确用药。
三伏贴针对人群:
1. 骨关节病:颈肩腰腿痛(如颈椎病、肩周炎、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老寒腿)、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病症。
2.肺系相关病症: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喘(如哮喘、过敏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咽炎、虚人感冒等。
3.脾胃系相关病症: 虚寒性胃病、慢性肠胃炎、腹泻、厌食、消化不良等。
4.儿科病症:体虚感冒、遗尿、消化不良、厌食、哮喘、支气管炎、生长发育迟缓等。
5.妇科疾病: 痛经、慢性盆腔炎(虚寒性)、子宫肌腺症等。
6.其他病症:失眠、早衰、虚劳症等。
精准调理,特色方案:
1.腰腿疼痛
适用人群:腰椎间盘突出、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痛等
推荐疗法组合
三伏贴:辨证使用穴位贴敷肝腧、足三里等穴位,持续温养筋骨,防止寒气再聚。
壮医药物罐:在传统拔罐基础上,使用特色壮药蒸煮竹罐,通过热力拔除寒湿,加以负压吸附使药力直达病灶,活血化瘀、温通经络、放松肌肉。
特点:拔罐的物理刺激+药物负压吸收,热力药力直透筋结,疗效倍增。
2.肩颈劳累
适用人群:办公室低头族、肩周炎患者、颈椎反弓人群
推荐疗法组合
三伏贴:辨证使用穴位贴敷大椎、肩丼等穴位,疏通经气,缓解僵硬
中医定向透药:利用现代透皮给药技术,将中药有效成分直接渗透至病变部位,加之中频电刺激放松肌肉,以达到通经活络、舒缓疲劳的效果。
特点:无创舒适,起效快、副作用小。
加之中医针灸疗法,“针灸+透药”即时松解肌肉,三伏贴巩固,扩大关节活动度。
3.女性专属暖宫祛湿
适应症:痛经、宫寒、子宫腺肌症、小腹突出。
三伏贴灸:关元穴、气海穴、中极、归来
推荐疗法组合
穴位埋线:是把医用羊肠线剪成一厘米左右,用埋线工具将羊肠线埋进相应的穴位,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来达到“健脾益气、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气血”的作用,从而调整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特点:该法具有祛邪扶正、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散寒祛瘀、通痹止痛等功效。
4.调理体质,增强免疫
适用人群: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喘、术后体虚者等
推荐疗法组合
三伏贴:使用肺金贴贴敷肺腧、膻中等穴位,激发卫气抗邪力
葫芦灸:以天然葫芦为灸具,内置艾柱,利用葫芦的聚热效应,实现温补元阳、祛寒除湿。
特点:温和持久,天然葫芦保温性强,灸感渗透深,热力集中,常作用于神阙、命门、八髎穴,适用于脾胃虚寒、 宫寒痛经、备孕调理等。
2025年三伏贴时间 :
伏前开穴:7月10日—7月19日
初伏:7月20日—7月29日
中伏:7月30日—8月8日
末伏:8月9日—8月18日
伏后加强:8月19日—8月28日
每次贴敷间隔7-10天,每年完成全部5次贴敷,连续坚持,对顽固性慢性病疗效更为稳固。
为方便广大市民贴敷,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治未病科从6月27日起门诊预约贴敷,避免人员聚集及多次往返医院。
三伏贴预约方式:
微信关注“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小程序”——预约挂号——选择“治未病科”,点击“三伏贴”门诊即可预约。
注意事项:
1. 贴药时间:成人2-4小时,儿童1-2小时,2岁以下小孩慎贴药。
2.贴药反应:贴药部位皮肤出现轻度红肿、小水泡、轻度热痛感属正常现象,请勿抓挠。如局部皮肤严重红肿、大水泡、皮肤过敏、发热等,请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
3.饮食控制:贴药当天清淡饮食,不宜食用发物、生冷食品。贴药2小时后可以洗热水澡,不宜游泳。
4.禁忌症:皮肤破损者、孕妇、月经期妇女和体温超过37.5℃者,不能贴药。
三伏贴灸,治疗时间性强,疗效好,老幼适宜。做到按时按疗程贴药,坚持2-3年,效果更佳!
地点: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门诊二楼治未病门诊
咨询电话:0775-2581309
声明丨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