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随着骨质流失,骨骼会逐渐变得脆弱,轻微的碰撞或跌倒都可能引发髋部、脊柱及手腕等部位的骨折。据统计,5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患病率约32.1%,男性约6.9%。常见症状包括身高变矮、驼背、腰背疼痛等,但早期往往无明显征兆。高龄、女性绝经、钙摄入不足、缺乏运动、吸烟酗酒、家族遗传等都是高危因素。
早期筛查和精准诊断是防控骨质疏松的关键。目前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DXA)作为国际公认的"金标准",能够准确评估骨量状态。我院最新引进的法国进口双能X线骨密度仪,正是基于这项先进技术为患者提供精准检测。以下将从检测原理、适用人群、报告解读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帮助您全面了解这项重要的检查。
一、什么是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
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的原理是利用两种不同能量的X射线,通过测量穿过人体骨骼后的X射线衰减程度来计算骨密度。由于骨组织和周围软组织对高低两种不同能量X射线的吸收程度存在差异,该仪器能够精准地区分并测量出骨骼的矿物质含量,从而得出骨密度数值。
这种检测方法具备多项优点。首先是精准度较高,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其次,辐射剂量低,对人体的伤害极小,且检测过程也相对安全。最后,检测速度比较快,通常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例如扫描一个部位可能仅需要几分钟。
我院放射科引进的法国进口双能X线骨密度仪,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医生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骨质疏松,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也用于监测治疗效果,比如患者在接受骨质疏松治疗后,通过定期检测来查看骨密度的变化,以此评估治疗方案是否有效。
二、适用人群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矿盐疾病分会于2022年颁布的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治指南中明确指出,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建议进行骨密度测定
◆ >65岁女性和>70岁男性,无论是否有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 <65岁女性和<70岁男性,存在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 有脆性骨折史和(或)脆性骨折家族史的男性、女性成年人;
◆ 调整用药等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性成年人;
◆ X线摄片有骨质疏松改变;
◆ 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
◆ 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回答结果阳性者;
◆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得分≤-1者。
三、如何解读骨密度检测报告?
双能X线骨密度仪会根据病人测出的骨密度数据,自动算出T值和Z值数据。
1、看年龄段
T值,就是将被检者的骨密度与同性别的健康青年人的骨密度平均值进行比较,主要用于绝经后女性、≥50岁的男性受检者。
Z 值,反映的是被检者与正常同性别同龄人之间骨密度的差异。临床主要用于儿童、绝经前女性及<50岁的男性的受检者。
世界卫生组织(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2.看图
绿色部分相对来说比较正常,黄色部分表示出现了一些骨量的减少,如果到了红色部分就可以基本诊断骨质疏松了。
四、注意事项
1、在测量前应除去检查区域的金属物,如钮扣、硬币等。
2、近期服用了肠道内不能吸收的药物者,如钡剂、钙剂等,不适宜进行检查。
3、一般食物不影响测量,但最好在餐后2-4小时后进行检查。
4、在检查过程中,不宜随意移动体位,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5、在进行骨密度检查前,请务必告知您的出生年月、身高及体重信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和个性化分析。